歷經4 年多的錘煉,中德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一期項目已經形成1 萬噸鋁鎂合金壓鑄件的產銷規模,并與北汽、富士康、小米、納恩博等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然而中德集團公司并未就此止步,今年4 月份,該公司啟動中德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通航配套)二期項目,向新興產業市場全面發力,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再添“新翼”,掀開企業發展新篇。
好環境培植“創新苗”
站在中德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通航配套)二期項目施工現場,放眼望去,一派如火如荼繁忙景象。該項目負責人感慨道:“營商環境優越,給我們企業發展吃下‘定心丸’。這個項目能如此快速地推進, 得益于政府的鼎力支持,離不開多部門協調配合,提供精準優質的服務,大大節約了審批時間,讓我們實現了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施工,在短短2 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已經做好廠房獨立基礎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可實現項目主體完工?!?/span>
去年以來,長治市圍繞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優化審批流程,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簡政放權,積極推進“放管服效”改革,一系列舉措有效優化了經濟發展軟環境。政府開辟軟環境“沃土”,為企業發展迎來發展契機。
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德集團公司與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建設產學研基地,在制造技術、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展開交流合作,聚焦新材料領域成果轉化。與北汽股份進一步加強“中德- 北汽汽車輕量化聯合研發中心”建設,在鋁鎂合金制造技術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吸引了眾多高科技合作者。
當前,新的研發聯盟體系已初步構建完成,一家以中德為核心,遍布全國各地的研發機構積蓄更大的力量。中德加大產品研發力度,開辟產學研融合發展“沃土”,構建研發聯盟體系,培植出一批像中德鋁鎂合金通用航空配套二期項目的“創新苗”,為產業發展積蓄新動能。
“智+質”雙驅動馬力足
從研發新型鋁材斷面結構,熟練掌握仿木紋鋁材、3D 木紋鋁材、隔斷、幕墻等技術,到實現鋁鎂合金、高壓高精密壓鑄等技術突破,填補了山西省汽車輕量化領域研究空白,“智+質”正成為中德集團公司這些年創新發展的持續原動力。
說它“智”,是因為輕量化鋁鎂合金通航配套產品都是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和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制造,產品本身就凝聚了高精尖技術。該項目采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制造等前沿技術,實現從設計到成品全流程信息化支持,用積累的大數據資料進行工藝的不斷改進提升?!拔覀兇竽懲黄戚p量化鋁鎂合金工藝,讓原來10 公斤的PEU 殼體,‘減重瘦身’到7 公斤?!痹擁椖控撠熑爽F場稱重,拿出他們的新品的與原來產品進行比較。他告訴記者,產品減重1/3 “智”的“秘密裝備”是他們團隊研發的高真空模具,運用特殊的產品成型工藝,讓孔隙率大大降低。同時,為了確保產品完美無瑕,彰顯高品質特性,研發工作人員對產品的各種性能更是“吹毛求疵”地反復驗證。
企業產品的高質量背后是有一套嚴格的高標準數據支撐。在輕量化壓鑄車間,記者看見機械手臂正從原料熔化桶里盛出一勺子,放入模具通道箱里,不一會兒一件壓鑄成品出箱。車間主任陳國斌介紹說:“一套輕量化輪轂生產要經過壓鑄、數車、試漏、噴涂等多道工序,其中數車是把握產品精度,試漏是產品氣密性檢測。為確保產品高質量,每道工序每隔兩小時檢測一次,對產品氣密性實行全檢測?!?/span>
巧借力 發展贏先機
今年年初,長治國家高新區與華民機技術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成功簽署“長治航空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長治市通用航空產業迎來發展新契機。
中德集團公司通過借力新能源汽車,發揮鋁鎂合金新材料研發加工制造技術優勢,建設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通航配套)二期項目,全面參與長治通用航空產業的規劃,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和生產支持。
整個項目建設標準高、涵蓋項目廣,包括鋁鎂合金新材料的研發、生產、檢測、倉儲等全部功能,將成為全省領先的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設有鋁鎂合金壓鑄車間、機加車間、光整車間、表面處理車間、試驗檢測中心、研發技術中心、倉儲物流中心等。其中,鋁鎂合金壓鑄車間規劃建設國內一流鋁鎂合金壓鑄機27 條,機加車間規劃建設全數字化控制的數控機床50 臺,光整車間和表面處理車間規劃建設全自動綠色環保生產線,試驗檢測中心規劃建設能夠滿足汽車組裝廠家所有測試要求的省級試驗檢測中心。
這是全面提升汽車產業鏈水平的重要內容,對推動長治市產業升級,實現工業新型化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全部投產后,中德集團公司將具備年產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變速箱殼體40 萬套,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電控類、用箱體類零件120 萬套,智能交通工具用鎂合金輪轂類產品100 萬套的生產產能。其中30% 的產能同步配套滿足通用航空鋁鎂合金產品的設計加工制造需求,實現年產值10 億元,利稅1.4 億元,安排就業1500 人。